海南,作为我国少数环海的岛屿,拥有十分丰富的水域资源。不只是周边的海域,还有交错在其中的许多淡水资源。海水、淡水的结合,让海南的渔业资源十分丰富,拥有一百多种淡水鱼类。这些鱼类分布在不同区域的河道里,是很多钓鱼人的心头好。
对于海南的钓鱼人来说,不同种类的淡水鱼,给了他们独特的钓鱼体验。丛林、流水,无论是钓鱼感受,还是所处环境,都给了海南钓鱼人绝佳的氛围经历。
但不久之前,一批不同寻常的鱼获进入了大家的视野。这种鱼,长得太奇怪的。倘若单看长相的话,这种鱼和著名的“死罗非”长得太像了,几乎就是罗非鱼的翻版。但它们又和罗非鱼完全不同,浑身上下布满了斑纹。个性和罗非鱼也很想象,甚至比罗非鱼还要凶,凶猛程度十分惊人。
而这种鱼,不仅仅只出现在海南的单个区域。在海南的诸多水域,都发现了这种诡异的“罗非鱼”。巨大的数量,盖住了海南原有的众多淡水鱼种。一段时间内,很多钓鱼人甚至都没有遇到过其他种类的鱼。
数量多、个性凶、长得奇怪,这种“变异罗非鱼”的出现,在海南很快引起了关注。大家纷纷在想,这种变异混血鱼的出现,是否会影响本土鱼类的生存发展?只见它不见其他鱼的钓鱼情况,又是否代表着本土鱼类的危险处境?面对这样的情况,我们又该如何来应对?
不过,这种鱼的具体信息很快就被人查了出来。原来,这种鱼并非是突然出现的。它的学名,其实是淡水石斑鱼,是一种被引进的外来物种。
之所以会和罗非鱼长的像,是因为它们本来就有点亲属关系。他们的区别,是淡水石斑鱼的体型更大,个性更凶,掠食性也会更强大一些。它们被引进的主要原因,是因为它们的味道鲜美。作为经济鱼类,它们有很高的餐饮价值。也正因如此,在被引进之后,相关的养殖产业就迅速发展了起来。
虽说如此,它们的出现还是应该引起重视的。毕竟,作为外来物种,淡水石斑鱼的存在,本身就会冲击本土的鱼类领域。而它们强掠食性的习性,又将它们的危险性拉上了一个新的台阶。
频繁被钓起的现状,就是给我们敲响的警钟。进入自然水系的淡水石斑鱼,未必可以与本土鱼类和平共处。而它们本身强大的繁殖能力,也是它们危险性的原因之一。一旦发展到一定的规模,本土鱼类未必可以抵挡住。
有很多人认为“它们那么好吃,不用太担心的。吃都能给它们吃完,能成什么气候”,但单靠吃来处理自然水域的外来物种,着实有点草率。毕竟这并不是养殖的水库,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捕捞活动。自然水域的捕捞行为,是很难开展的。
不过现当下,淡水石斑鱼在自然水系的发展,还没有太过严重。未来会不会产生破坏性,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观测。不过既然已经被发现了,相比就不用太过担心。尽量捕捞,减少放归,应该是可以控制住的。
对于这件事,大家怎么看呢?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