鲤鱼是钓友们喜钓的鱼种之一,不仅是因为钓中后鱼的挣扎力度大,带来的手感好,更是因为鲤鱼机警,需要通过斗智斗勇才能钓获它,很有成就感。也正是因为鲤鱼这特性,才有了打窝多长时间后下竿垂钓才合适这个问题。
很大一部分钓友打完窝子后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垂钓,后续也不是钓不住鱼,只是最后鱼获颇丰的极少,期间连杆上鱼的时候几乎没有,原因就是没有给鱼留足发窝时间。
鲤鱼和鲫鱼不同,很少有成群结队的现象,尤其是大鲤鱼,更是“单独行动”的时候多,而且是先让别的鱼进窝觅食,看到没有危险后才赶过去进食,期间还会出现拱、涮、扫等动作,要不说鲤鱼警惕性高呢!
那么啥时候鲤鱼警惕性会变低呢?有且仅有一种情况,那就是窝里鲤鱼多时,处于一种抢食状态后,这样情况下很可能进入连杆模式,想渔获不丰都难。
窝里鱼多起来,鱼开始群聚,需要一个等待时间,就是我们说的发窝时间,这个时间的长短会受到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。
1. 水温:在较低的水温下,例如春季或秋季,鲤鱼的活动相对较慢,聚集时间可能会更长,2-3个小时,甚至更长时间。而在较高的水温下,例如夏季,鱼类活动活跃,聚集时间相对较短.一般1-2小时便会造成鱼的聚结。
2. 季节:不同季节鱼类的活动模式也会有所不同。在鲤鱼产卵季节,如春季,它们可能会更积极地聚集有食物的区域。而在其他季节,它们的聚集很可能经过漫长的过程。
3. 打窝的质量:打窝的质量和吸引力也会影响鱼群的聚集速度。使用适当的饵料和鱼饵,以及选择合适的打窝位置,都可以增加鱼儿被吸引到打窝处的可能性,缩短发窝时间。
在等待鱼聚集的过程中,你可以通过观察判断出是否有鱼进窝以及鱼聚集的程度,一般来说判断的指标有以下五个。
1. 漂浮物变动:观察窝子周围的漂浮物,如浮漂、浮萍或者漂草等。当有鱼进食时,它们可能会受到影响而发生明显的移动、摇晃或者下沉。这是因为鱼在进食时会产生水流波动,影响到周围的漂浮物。
2. 水面纹路:仔细观察窝子周围的水面,特别是在静止的水域中。当有鱼进食时,它们的活动会引起微小的涟漪或者水面波纹扩散。这种现象通常是窝子里有鱼进食的明显指标。
3. 鱼儿跳跃:有时候,当鱼处于抢食时,它们会跳出水面或者在水面上掠过。这可能是因为鱼儿试图赶走其他鱼而独享食物过程中产生的反应。观察窝子周围是否有鱼儿跳跃的现象,可以间接表明窝子里是否有鱼以及鱼的密度。
4. 气泡:鲤鱼有拱底刨食的习惯,当有鱼进食时,可能会产生一串串气泡。这是需要大家分辨沼气泡和鲤鱼泡的区别,前者出水即破,而且位置固定,后者正好相反。
5. 水质变浑浊:观察窝子周围的水质是否有明显的变化。这个也是因为鲤鱼有拱底刨食的习性,当它们觅食时会导致窝子下方的土壤或底泥出现上浮,导致水质变浑浊。
需要注意的是,以上指标并非绝对准确,因为有时也可能会有其他因素或其他鱼类引起类似的现象。
总体而言,等待鱼群聚集的时间是一个技巧活动,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。通过耐心等待和观察,你可以更好地判断何时开始下竿钓鱼,从而有个好鱼获。
我是悠渔乐好,后续会继续分享有关钓鱼的所见、所闻、所感,期待钓友们的关注和支持,我们下期再见!https://www.zhuiluoyu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3/06/20232F06232F700688faj00rwpd3z001kc000mc00dem.jpg
暂无评论内容